安徽,素有敢为人先的改革传统。 40年改革征程中,从小岗村“大包干”到农村税费改革,从率先探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到城乡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从义务教育均等化“破冰”到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改革……安徽勇闯改革领跑路。
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是新一轮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重点要破字当头、迎难而上,根本要激发动力、让人民群众不断有获得感。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的重要指示,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从安徽省情出发、从发展实际出发,注重借鉴沪苏浙等先发省份的有益经验,既敢闯敢干,又脚踏实地,打出更多的安徽改革品牌,释放更大的改革红利。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着力解决制约安徽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构建与先发地区等高对接的体制机制,营造更有利于集聚各类要素的发展环境,以动真碰硬的改革实招激发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地方抓改革、推改革,一方面要落实好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一方面要搞好探索创新。 4月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支持各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主动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表,把中央和省里决策部署和本地实际更好结合起来,确保各项改革举措更加契合实际、推动发展。改革与创新相辅相成,勇改革推动大创新,大创新促进真改革,要用足用好全面创新试验省的先行先试机遇,直面区域创新你追我赶、核心技术竞争激烈的局面,以更加贴近各类创新主体实际需求的改革探索来调动一切创新创业的活力,培育更多的“独角兽”,形成更富生机的创新生态圈,真正形成“创新安徽”的品牌效应。改革与开放互为促进,当前我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地处内陆的安徽既要有机遇意识,更要强化“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对标自贸区、自贸港等重大开放平台,锐意改革,降低各类投资准入门槛,打造透明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最大程度集聚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让“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部署步步做实。
列改革题目,定改革举措,要紧密对接群众需求,悉心听取群众意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建功立业、在改革中多得实惠。 “放管服”改革是群众关心的改革,仍然存在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政府权责清单动态调整中持续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建成全省五级政务服务“一张网”,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主动与“不见面审批”“不见面送达”等其他省份行之有效的做法对标,持续改善市场主体对政务服务的体验,在证照分离、照后减证上取得让市场主体更加满意的进展。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聚焦民生“七有”,补齐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均衡的短板,群众呼声高、期盼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不要满足于“出经验”,而要想方设法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上持续取得让群众认可、由群众叫好的实实在在成效。义务教育既要均衡发展,更要优质发展,着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不仅要扩大就业总量,更要注重解决“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难题,让更多人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到好工作,追逐人生梦想。
“机者如神,难遇易失。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重要契机,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就会形成改革红利竞相迸发的生动格局,用改革增创发展新优势。勇立时代潮头,争当改革先锋,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前景。